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
作者: 日期: 2017-09-11
9月10日下午,为庆祝我国第33个教师节,我校在广州校区举行主题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的2017年教师节表彰座谈会。学校领导,各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 2017年东莞市“优秀教师”获得者,2017年“十佳教师”、“十佳教育工作者”,第二批 “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等与会,许淑锐副校长主持会议。

王庭槐校长致辞
王庭槐校长在会上致辞,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向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由衷的感谢。十余年发展,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教学品质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也与日俱增,这些成果和成就,与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分不开的,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事业肩负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和社会繁荣的根本。希望每位中大新华的老师都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这项奉献爱心、传创文明的阳光教育事业中来,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以主人翁、建设者的姿态,努力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良好影响,成为他们人生重要的“四个引路人”。
王校长指出,我校正处于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亟需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学问精湛、能力突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希望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六大人才计划”,积极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学术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全校带动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共同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术含量高、教学质量强的一流独立学院,共同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王庭槐校长为我校2017年“十佳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周云书记为我校2017年“十佳教育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人事处简庚荣处长在会上宣读了表彰文件: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认定2017年东莞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东教﹝2017﹞11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关于表彰2017年“十佳教师”和“十佳教育工作者”的决定》(中新院﹝2017﹞51号)。我校徐伟明、李文蓓、徐应祥三位教师荣获2017年东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王庭槐校长和周云书记分别为我校2017年“十佳教师”、“十佳教育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第二批“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签约仪式
随后,大会进行了第二批“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签约仪式。徐静婷等20位青年教师入选了学校第二批“百名骨干教师计划”,王庭槐校长代表学校与入选教师签约。“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与“百名博士计划”同属“双百计划”,是我校“六大人才计划”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共有40位青年教师入选“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他们都是所在学科、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将对他们进行分层资助、同步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各学科、专业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推进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

徐应祥老师发言

陈华丽老师发言

徐应祥老师、陈华丽老师以及张卫佳老师作为教师代表相继发言。徐应祥老师谈到,虽然大学教师这一职业很辛苦,但三尺讲台是人生舞台,白色粉笔是人生画笔,在教师这个职位上,他深情地演绎着他的人生,因为他一直在播种着希望。陈华丽老师在发言中说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没有慵懒的学生,只有懒惰的老师,并且提到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陈老师表示,“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便是她的梦想。张卫佳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教学心得和在教学中发生的趣事,他表示在教学上,只要肯下功夫,乐意钻研,课堂效果的改善是很明显的,并且学生也一定能感觉得到,每次下课之后的掌声,会让教师觉得,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

万智萍老师与参会教师分享从教心得

吴喜龄老师与参会教师分享从教心得

法律系副主任李岚教授与参会教师分享从教心得

李中生副校长与参会教师分享从教心得和教育感悟

周云书记与参会教师分享教育感悟

王庭槐校长与参会教师分享从教心得和教育感悟
在互动环节,老师们踊跃分享了自己的从教心得和教育感悟。万智萍老师分享了自己这个暑假做科研的切身感悟及与其他高校同行的交流体会,谈到青年教师做科研要拓宽思路,多走出去学习、交流,及时了解科研动态,也在交流中碰撞出灵感,更好抓住机遇和契机。吴喜龄老师分享了身为教师体会到的幸福与激动,讲述了作为一名女教师如何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做好平衡的问题,同时表示自己日后会争取投入更多的精力把教学、科研做得更好。法律系副主任李岚教授谈到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9年,也过了33个教师节,深切地感悟到年轻老师首先要把讲台站稳,把教育学生放在首位,这就需要老师们投入时间和精力钻研、提高教学能力;当然,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校领导也被老师们的分享打动,接过话筒作出回应。李中生副校长谈到,用心投入,得到学生的热爱,做老师便不后悔;虽然教师这一职业在物质收入方面不算富裕,但从精神层面来讲,老师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周云书记指出近几年的改革给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带来更均等的发展机会;而接下来可能实行的按专业(类)投档的高考改革将给我们学校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也希望老师们与学校同舟共济谋发展,一起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庭槐校长接着强调我校近几年都在突出特色做好专业建设,今年的工作重点更是“着力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品牌”,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正是契合这一改革趋势,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抓住这一改革机遇,争取把学校发展推上更高层次。作为一名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是最基本要求,在这个网络时代,希望各位老师善于利用网络课程等各种资源来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而把课上好的老师欢迎到学校申请拍摄制作网络公开课,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发展。最后王校长借用了马云的“六脉神剑”理念来激励老师们——“学生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诚信”。
许淑锐副校长主持会议
许淑锐副校长进行总结致辞,他希望老师的专业和敬业可以让学生在新华学到有用的知识,这是对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社会知识、能力知识的一种考验。他指出各院系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是我校发展的顶梁柱,只要老师们前进一米,学校发展就前进一百米;老师们前进一百米,学校发展就前进一公里。同时他表示,学校投资方、党政班子也会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老师的收入、待遇,从管理服务水平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和努力。相信新华学院会一年比一年进步,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好。
座谈会现场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詹礼标 图/钟文禅
审校|简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