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委书记周云研究员教讲授2020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作者:  日期: 2020-10-08

9月30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下文简称“我校”)党委书记周云研究员以“从抗击疫情看中国优势”为主题,面向全校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第一课”。本次课程通过超星学习通等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向全校师生开放课程,实现了全校师生同上一堂“思政第一课”。

8DA97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党委书记周云开讲“思政第一课”

FE3F7

全校师生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上再次以在线学习方式同上一堂思政课

周云从“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思想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组织优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基层组织力量”“人道主义优势——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五个方面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中国优势作了深入解读,激励全校师生在新学年里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奋进新时代、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周云认为,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民筑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发扬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亿万人民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创造新的业绩,更站在全球视野,实践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疫情蔓延的严峻态势,进而逐步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转为常态化防控阶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周云希望同学们从中国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力量,增强时代使命感,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刻苦学习知识,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希望同学们能始终保持前进姿态,当时代召唤时能挺身而出,成为中华民族蓬勃向前的希望,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中大新华学生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认真学习“思政第一课”

周云开讲的“思政第一课”引发我校师生热烈反响,营造了学校浓郁的思政育人氛围,中大新华学子纷纷发表学习感想。

2019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梅晓晴表示,周书记在思政第一课向我们详细讲说了中国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优势,让人获益良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医护人员坚守一线,共同战疫。这也正是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这也激励我们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2020级外国语学院郑芷茵表示,观看学习周云书记主讲的“思政第一课”后,回想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的情形,现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春节伊始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形成了防控机制,最大限度控制人员流动,以社区形成防控单元,以点连成线,以线织成网,全国一盘棋,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次人类大考面前,我为生在中国而感到无比自豪。

2020级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潘晓蕾表示,疫情期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频共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见证了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舱医院的“中国速度”,也见证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还见证了走在前沿疫苗科研的中国力量。我们正如周云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仅是疫情的亲历者,见证者,我们还是疫情经验的分享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赤城与顽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020级外国语学院张椿幸说,观看了周云书记在线上开讲的“思政第一课”后感到受益良多。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使我们面临着极大的难题。面对疫情,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从身边做起,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同时应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服务社会,为国家作贡献。

2020级公共治理学院麦梓娟学习周云书记讲授的“思政第一课”后内心感到无比自豪。她认为,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感谢那些在疫情中为我们奔赴前行的人,是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承担了下榻的重量。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肩负使命和责任,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防护措施,以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勇于做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2020级经济与贸易学院陈紫怡表示,生命至上,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国政府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决策施策,既保护了中国人民也是保护世界人民,中国不仅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增添了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打败疫情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生逢其时、责任在肩,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国家的现在与未来有我们缔造,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国家情怀,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凝聚青年的力量。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采访/刘泳琳、梅晓晴、陈紫怡、张玲玲、郑芷茵、潘晓蕾

张椿幸、黄季娟、麦梓娟、陈君婷、伍艳婷、陈紫怡、谭冰怡

图/冯展豪、李沁怡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