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9年春季学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成果总评比活动

作者:  日期: 2019-06-10

中大新华2019年春季学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成果总评比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对2019年春季学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交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6月4日、6日分别在两校区举行2017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成果总评比活动。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庭槐,党委书记周云,副校长李中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启绩、副院长吴素香,教务处处长尹小川、副处长陈宝琪、教务办公室科长唐美莲等出席活动,周月英、吕志、皮家胜、徐光、林诗维、邢立宇等六位教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

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庭槐同志讲话

校党委书记周云同志讲话

副校长李中生同志讲话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三全育人”大格局。活动分为理论学习、组织实践、班级评比三个阶段,共有2017级五千多位同学参加,从组队、选题到辅导等环节,严格把关,最终选出63份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参加总评比。广州校区共有19个成果、东莞校区有44个成果,其中社会调研类46个,志愿服务类17个。

总评比活动包含参赛成果展示、评委提问以及选手答辩三个环节。63支团队代表向在场师生展示了团队调研成果,各评委老师针对每个团队作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答辩环节后耐心地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广州校区学生现场展示

东莞校区学生现场展示

经过激烈角逐,广州校区产生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6项。东莞校区社会调研类产生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4项;志愿服务类产生一等奖2项,二等5项,三等7项,优秀奖9项。

“健康中国战略下医保供需情况探究”、“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广州”、“麻三村祠堂文化与乡村治理研究”、“麻涌镇帮扶脱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麻三村基层协同治理问题研究”、“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活动”、“点赞祖国,服务社会”七个成果为一等奖作品。

广州校区颁奖现场

东莞校区颁奖现场

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庭槐同志作总结讲话。他认为,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了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授课方式,这种社会实践调研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期待,使思政课真正活了起来。同学们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展现了自己对新时代的中国思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晒”出了真情奉献,用实际行动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作出应有贡献。

党委书记周云同志对获奖学生表示祝贺。经过对评比活动过程的观摩,听取了各团队的社会调查成果报告,她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所作的工作与努力,本次活动开展得十分及时也十分有时代价值。从同学们的选题和写作看出了他们对党和国家、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的热爱与关注。同时,她也高度肯定了任课教师的辛勤付出,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

评委代表徐光老师讲话。爱国情感的教育,爱心奉献的培育,是一个人必备的精神特质。人的一生需要三种强烈的情感支撑: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听了报告,他表示感受到同学们对待爱的奉献态度,就像春天和暖的风轻轻吹过,爱心奉献、爱国教育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我校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社情、国情、民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织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研究性学习为方式,传承与践行我校“三早”教育理念,早立志规划人生、早理论联系实际、早参加社会实践,提早接触社会、服务社区、关注热点、思考人生和感悟理论,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调研与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力争探索一种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大新华学子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回顾建国以来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同学们的“四个自信”,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获得感。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个人不仅是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参与者。新时代的中大新华青年学子通过思政教育主动将青春梦想、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绽放着独特的青春风采。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彭武娟

摄影/中大新华记者站郭思宇 唐思琪

审校/叶启绩

点击量:[]